
電腦輔助即日口腔修復
電腦輔助設計(CAD)和電腦輔助製造(CAM)為患者提供即日口腔修復治療,只要透過掃描,就能製作出不含金屬的牙冠或牙橋。
電腦輔助即日口腔修復過程:
口腔檢查及諮詢
掃描需要治療的口腔位置
在電腦上設計及製作3D牙冠或牙橋
從陶瓷塊上磨削出電腦製作的3D牙冠或牙橋。
把陶瓷牙冠或牙橋黏合在牙齒上
電腦輔助即日口腔修復的優點:
即日可完成所有程序
無須印製臨時的牙冠或牙橋,減少出現牙齒斷裂或脫落的問題
不需以傳統咬印牙模方式印製牙齒位置,過程更加快捷方便




智慧齒脫除
Q&A 常見問題
智慧齒是最後長出的四顆大臼齒。由於生長在口腔最後方,較容易引致蛀壞及其他問題,因此當智慧齒有機會影響整體牙齒健康的時候,就需要拔除。
智慧齒可能導致的口腔問題:
由於智慧齒生長位置較後,難以清潔,容易積聚牙菌膜,引致蛀牙
如出現智慧齒阻生情況,牙齒會被牙齦覆蓋,因而容易令食物渣滓和細菌藏在牙齦和牙冠之間,造成牙齦發炎和腫脹。嚴重更會使整個面頰出現腫脹,進食時亦會感到痛楚,阻生的智慧齒一般需要進行手術方可拔除
當智慧齒出現橫生或斜生情況,鄰近的牙齒會受到壓力,嚴重更會令牙槽骨萎縮,甚至鬆脫
智慧齒脫除程序:
透過口腔檢查及口腔全景X光片,了解智慧齒生長的狀況及準確位置
注射局部麻醉藥
如智慧齒出現阻生,需把牙齦割開、翻起,將智慧齒切成數個部分再逐一移除
清潔及縫合傷口
預約覆診
手術後腫痛的情況會維持兩至三日,醫生會處方止痛藥和抗生素(需要時服用)舒緩情況,一般約一星期後便完全康復。
經牙科醫生評估後,若發現拔除牙齒的風險較高,將考慮只切除牙冠部分,不拔去牙根,這能減低損害神經線的風險。這與普通智慧齒拔除手術無太大分別,但術後需要定期進行X光片評估,觀察留下的牙根有沒有異樣及需要處理的情況。如在牙冠切除後牙根慢慢浮起,有機會需要再次進行手術,拔除牙根。




植牙
Q&A 常見問題
植牙是於牙槽骨中植入植體,為缺少牙齒而需要填補缺牙的人士裝上假牙。植牙的外觀及質感跟天然牙齒相似,堅固且持久。
植牙原因:
缺牙會容易令其他牙齒移位,影響咬合、發音和咀嚼等功能。這有機會令牙骨收縮、其他牙齒更容易被蛀、導致牙周病惡化,甚至牙齒脫落
缺牙影響儀容,嚴重甚至會令面部變形,植牙能有助回復原來外觀
能治療以傳統方法(假牙、牙橋及假牙托等)無法修復缺牙的情況
植牙有傳統及微創植牙兩種方法。兩者比較,微創植牙的創傷較小,手術的時間亦較短,可減少不適感。
傳統植牙的過程:
進行全面口腔檢查、X光或3D電腦掃描,確定植體的安裝位置,同時需確認患者的身體狀況及病歷
注射麻醉藥
手術的第一階段,需先翻開牙齦
在適合安裝的位置鑽孔,植入植體,作為假牙的牙根,再縫合牙齦
3至6個月後,當牙骨與植體癒合,將植體上的牙齦切除
套上讓牙齦癒合裝置,讓環繞種植體的牙齦癒合
牙齦癒合後,再進行第二階段的手術,進行印模,根據牙模鑄造假牙
將假牙固定在植體上,補上缺去的牙齒
一般簡單的植牙手術需要4至6個月時間才能完成,複雜情況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。
微創植牙的過程:
採用3D電腦掃描,令醫生能清楚牙槽骨及口腔的狀況
注射麻醉藥
拔掉牙齒,把牙床消毒
在適合安裝的位置鑽孔,植入植體
印牙模,度身訂做臨時牙橋
臨時牙橋製成後,以螺絲將牙橋固定在人工植體上
當植體與牙床骨結合,植體附近牙肉的收縮變得穩定,會再印製牙模及安裝
每顆植牙大概只需30分鐘。
植牙的優點:
毋須翻開牙齦,傷口小,復原期短
手術時間短
植牙後的咀嚼力與真牙十分相似,術後可即時進食柔軟食物
輔以立體的電腦掃描技術,使手術風險減低,過程更快更準
不會像假牙般容易滑動或對骨骼造成傷害
美觀耐用,可使用10至30年
植體的牙冠並非真牙,減少蛀牙的機會
防止牙槽骨因缺牙而萎縮
植牙的缺點:
牙齦骨床不足的人士,會影響植牙效果,未必適合進行
患有糖尿病或牙周病的人士,未必適合植牙
吸煙讓牙槽骨有更大機會出現萎縮,大大降低植牙的成功率
植牙注意事項:
需要徹底清潔牙齒,避免植體發炎,導致植體鬆動
避免進食太硬的食物
需定期覆診,檢查植牙的狀況


根管治療(杜牙根)
Q&A 常見問題
根管治療(杜牙根)是治療嚴重蛀牙或牙根受細菌感染的手術,當蛀牙菌的感染深入牙髓,以致牙齒內的神經發炎,便需要以杜牙根手術徹底清除感染的部分。
根管治療(杜牙根)的原因:
牙齒被蛀蝕得太深、撞斷或嚴重磨耗,需徹底清除牙髓內的感染,解決牙髓壞死、化膿等問題
切除受感染的牙髓神經,解決牙痛問題
防止牙髓感染蔓延至牙周組織和牙槽骨,導致更嚴重的口腔問題
患者出現牙痛問題,經醫生評估後,認為牙齒仍有保留價值而確定保留真牙
根管治療(杜牙根)手術流程:
為受感染的牙齒照X光,了解根管形狀及長度
局部麻醉,進行牙根消毒
從牙冠進入牙髓腔,把牙髓組織刮除或吸出
以藥水徹底消毒乾淨根管內壁
把牙冠髓腔填封及覆蓋牙洞,以降低蛀牙菌再度入侵的機會
如經治療後的牙齒太脆弱,需為牙齒套上牙套,預防再被咬崩而要拔除
根管治療(杜牙根)注意事項:
杜牙根手術後,牙齒變得脆弱,需配戴牙套來保護牙齒,避免斷裂
牙齒失去牙髓後,有機會漸漸變黑,戴上牙套可保持美觀
避免吃堅硬食物,失去牙髓的牙齒不能承受過大的咬合力
注意口腔衛生
定期覆診,檢查牙齒是否出現斷裂、二度感染、異常腫痛等問題
如發現臨時補牙物料脫落,須盡快見牙醫,以免唾液中的細菌滲入牙齒髓腔


牙周病治療
Q&A 常見問題
牙周病屬慢性炎症,分為輕微的牙齦炎及嚴重的牙周炎兩種。會令牙齒鬆脫、移位,影響外貌及口腔健康。
牙齦炎的形成:
牙齦及牙齒邊緣長期積聚牙菌膜,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,引致發炎。牙齦發炎時,牙肉會紅腫,刷牙時會流牙血,牙齒表面也會積聚十分粗糙的牙石。牙周病的形成:
當牙齦炎情況持續,形成「牙周袋」,食物殘渣、牙菌膜和牙石等更易堆積在內,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,而出現牙周炎。如牙齦邊緣滲出膿液,甚至長出牙瘡,牙齦和牙槽骨會慢慢萎縮,以致部分牙根外露,牙齒失去支撐,甚至脫落。牙周病的症狀:
早期
刷牙時牙齦出血
牙肉紅腫
後期
容易流牙血
牙齦萎縮,牙根暴露及牙縫變大
口臭或口腔發出異味
牙齦腫脹或起膿
牙齦從粉紅色變為暗紅色
牙齒對冷熱敏感
牙齒鬆動或咀嚼無力
牙齒移位或無法正常咬合
牙根刮治:
坊間稱之為深層洗牙,通過儀器刮除發炎組織,讓牙周健康的組織能在短時間內長回來。牙根刮治的程序:
口腔檢查
利用牙科儀器深入牙齦發炎的底部
刮除乾淨牙結石及發炎的牙肉組織
牙根刮治的限制:
只能穩定牙齒周圍組織的健康,不能令失去的組織再生
不一定能讓牙齒存活下來,需視乎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
必須保持口腔衛生及定期接受檢查及洗牙才能徹底解決問題
當牙周囊袋深長或是牙骨牙肉缺損太嚴重,則只能以牙周病手術處理
牙周病手術:
牙周病手術主要分成兩類,牙肉翻瓣手術及牙周再生手術,更深入地把發炎組織處理乾淨,防止發炎繼續惡化。牙肉翻瓣手術程序:
局部麻醉
切開牙齦組織,分開牙齦組織與牙齒
用超聲波徹底清潔牙根表面及牙周囊袋下的牙垢、牙菌斑和生物膜
修整牙周骨缺損
縫合傷口
牙周再生手術程序:
評估是否適合進行牙周組織擴增、增生手術
根據牙肉狀態及骨頭的再生狀況,設計牙周再生計劃
在骨缺損處以骨粉填充
覆蓋再生膜,提供牙周組織的生長空間
牙周組織增加,使牙周更鞏固,牙齒存活時間更長


CBCT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
Q&A 常見問題
CBCT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普遍用於口腔診斷,以較低的輻射量進行錐狀放射掃描。一般X光片是平面的,牙科醫生診斷時或會容易影響臨床診斷。透過CBCT獲得立體影像,可重建出患者的牙齒結構、軟組織、神經通路和骨骼等。能夠更精準呈現出牙齒的狀況,提供適合的治療。
CBCT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詳情:
掃描過程只需要大約20秒
輻射量較低
只需單次360度旋轉已可獲得影像,有別於傳統斷層掃描的多次迴轉
可立即取得掃描結果
立體掃描影像

